灵隐寺的弥勒佛雕刻和其他佛像有什么区别
杭州西湖灵隐寺畔的飞来峰造像,是元代石雕佛像的杰出代表。它作为大理风景区内的石窟艺术,各个洞窟的布置在选择环境上颇费心机,分布在西湖的水光山色之中,成为美妙的西湖风光的点睛之作,为景区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有藏、汉两种,陆续雕刻于五代、宋、元时期,元代造像最突出,题材十分丰富。有藏传佛教造像,有各种密宗题材。更多弥勒佛介绍请阅读文章灵隐寺飞来峰石雕佛像观音菩萨雕刻赏析元代内地的佛教雕像上承宋代,又吸收了西藏等地的风格,有独特的面貌,在当时就引人注目。元代释圆至《牧潜集》记载石雕工匠张生:“一堂之上坐立有度,尊卑有容。怒者、喜者、敬者、居者,情随状异,变动如成人,住观者双目有神,不敢目为土偶,此塑之工也.菩萨则不然,慈眼视物,无瓦畏之色以耸观瞻,其见非愿。其慈若喜,其寂若悦。德悦于容,动于神。”据说,他塑造的观音完全体现了所塑对象所应有的含义。今天虽然见不到张生的作品了,但却留下这一段宝贵的文字记述。飞来峰是西湖边的一座高二百多米高的石峰,据说是从天竺的灵鹫山飞来的。飞来峰造像中的青林洞,也叫老虎洞、金光洞,洞口上方雕有五代时的西方三圣,弥勒佛和大势至、观世音,为后周年间雕刻;洞口右边石壁有北宋时雕凿的卢舍那佛会:头戴宝冠的卢舍那佛即大日如来,双臂高举作说法状,四周有文殊、普贤、四天王、四菩萨和供养人,还有浮雕的两名飞天。玉乳洞雕刻有北宋时的二十多尊小型罗汉像,还有六位禅宗高僧,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龙涨洞洞口有北宋雕刻的三组佛教故事。第一组是白马驮经,表现东汉时佛教传入的故事:两位南亚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汉明帝的邀请,用白马驮着经书,万里迢迢来到洛阳,建立了白马寺。石壁上的人和马显出经过长途跋涉的疲倦,很有艺术性。第二组是朱士行求经的史实。朱氏是曹魏时僧人,是较早前往西域取经的中国僧人之一。雕塑家表现他一手持棍,牵着马匹,大步前行.前往西天取经。还有大家熟知的唐僧玄类,唐僧在这里是位谦和的僧人,双手合十。这三组故事都是真实的历史,表现手法也较写实。请阅读;最完美的石雕菩萨雕刻像在哪里烟霞洞有宋雕观音,娴静优美,宝冠缨络,极为华丽,是江南女子的装束,衣裙的线条用了阴刻线,和仕女画相近。飞来峰梵式造像有菩萨、救度佛母、大白伞盖佛母、佛母、多闻天王、金刚等,还有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杨枝观音等。一处是五方菩萨,塑出了持柞、持剑、持铃三位。阎文儒先生对此曾有记述。还有一尊是金刚手菩萨,身子略肥胖变形,胸乳袒露,下系短裙,头戴硕大宝冠,一手举起,握金刚柞,配着飞舞的帛带,姿态更为生猛,虽然夸张,更能够吸引人。造型都符合人体比例,衣纹流畅生动,可惜肢体像使用面团塑成,比较圆胖,几乎看不见骨骼,,缺乏力度。飞来峰汉式造像是汉地流传的大乘教派内容,有弥勒和十八罗汉等。最着名的是第36窟那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南朝的剡县大佛、唐代的乐山大佛,(不明白乐山大佛请阅读四川乐山石雕大佛是怎么建造的呢)虽都是弥勒佛,但不是这样的。原来,这是五代后梁时的一位和尚,浙江四明人,在岳林寺出家,因为他手里常拿一个大布袋,互边装着他所有的生活用品,所以又称呼他为布袋和尚。这位和尚大腹便便,如果是天要下雨,就先穿着湿鞋行走;如果是晴天,他反倒要穿着木屐抱膝而眠。他见物即乞,并留下一丁点放进布袋,饥饿时就吃,吃饱了就睡。他最喜欢小孩子,常和小孩在一起嬉戏。在他坐化之前,留下一首诗:“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于是,人们认为他是弥勒佛化身,建佛塔供养他的法体,(佛塔的介绍请阅读文章佛教石塔简称佛塔介绍)。以后塑造的弥勒佛就都以他的模样为模特,这尊飞来峰大佛为弥勒佛较早的遗存。它高约二米,胖头长耳,袒胸露肚皮,斜倚着布袋而坐,一手抓住布袋子,一手拿着佛珠,慈眉善目地笑着,胖而宽的脸出现了双下巴,突起的颧肌,下垂的耳朵,都有点夸张,但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人。同是弥勒佛,剡县大佛的笑容是可亲的,(剡县大佛也叫江南第一大佛,请阅读我写的文章江南第一石雕大佛像是怎么雕刻的))乐山大佛严肃一些,但也有慈和的心绪。布袋和尚更是满脸笑容而不是冷漠无情的,展示着他宽广的胸襟、慈悲的心性,和普通人一样可以亲近。看见它的人会受到感染,心头会快乐,并对他产生敬佩。难怪其形象近千年来能够深人人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肚佛”。大肚佛身边还雕刻着十八罗汉像,身形较小,动态各异,它们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群像。在飞来峰的冷泉边,有一座小山嘴,雕刻家就在山石上开一个小完,里边雕出一个跌坐的观音像,旁边设着一只净瓶。观音一腿曲起,微微侧头,似在倾听水泉之声。风景和石雕佛像紧密结合,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