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3708855100
昆明
网站地图
留言给我们
集装箱信息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
微信在线咨询

客服:13708855100
售后:13708855100
QQ:1484573216
邮箱:containerbox@163.com

集装箱房屋目前发展的宏观环境

发布于:2021-04-07 10:05:31来源:集装箱建筑 晨风阅读:

对集装箱房屋发展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环境因素和突发事件等进行分析,探讨集装箱房屋制造企业发展所处的宏观环境。

集装箱房屋目前发展的宏观环境

集装箱房屋是以集装箱钢结构为主体的预制式模块化建筑,所有模块单元既是结构单元又是空间单元,具有不依赖于外部而独立支撑的结构,模块内部根据功能需求被划分成不同的空间。集装箱房屋具有工业化生产、运输便捷、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应用。作为近百年来建筑史上的伟大创新之一,集装箱房屋被美国《商业周刊》列为最有可能改变人类未来10年生活方式的20项重要发明之一,正引起集装箱制造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积极实践。

1 集装箱房屋发展的宏观环境

企业的外部环境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具体环境,即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产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由产业性质、竞争状况、替代品、供应商、消费者等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的影响较为具体,集装箱制造企业较易把握;宏观环境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处的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环境因素和突发事件等,这些因素总是先作用于市场,再间接影响企业,是企业不可控制的,集装箱制造企业要准确地把握它并非易事。因此,分析当前宏观环境对集装箱房屋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

1.1 政治环境

全球化促进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发达国家对外输出和转移制造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中国制造”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限制发展行业的准入标准和项目资本金比例”的内容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指明发展方向。集装箱房屋作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集装箱衍生产品,为集装箱行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能利用率、夯实长远发展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机会。

1.2 法律环境

1.2.1 节能因素

自1973年发生世界能源危机后,各国把建筑节能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相继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

美国政府于1977年12月颁布《新建筑物结构中的节能法规》,并制定《国家电器节能法》,对建筑物及家用电器实施最低能效标准,这些标准经过不断的修订越来越严格。此外,在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筑节能标准比联邦政府的标准更为严格。

《建筑能效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EPBD)�于2003年1月成为欧盟的强制性法律文件,是欧盟最重要的框架性建筑节能政策文件。自EPBD生效以来,欧盟各成员国根据EPBD的要求,结合本国具体情况,纷纷制定或改进建筑节能法规,例如:�丹麦于2005年6月通过新建筑法规,规定新建建筑在原建筑法规的基础上再节能25%~30%;�德国于2006年4月实施新建筑节能法规,该法规对EPBD各方面的执行要求进行阐述,针对各类建筑的体形系数规定最小能耗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建筑节能政策和建筑节能标准,如JGJ26—19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偏低,且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1.2.2 电气安全因素

电气安全不仅关系到人身安全,也关系到建筑物、电气设备等财产安全及电气装置功能的正常发挥,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电气安全问题,制定了专门的电气安全规范,如美国的《国家电气规范》和欧盟的《低电压指令》等,这些电气安全规范对保护人身安全、预防电气火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美国《国家电气规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电气安全原则,在其首页上开宗明义地写道:“本法规的目的是为人身和财产提供安全保障,避免遭受因用电而产生的危险。”美国国家防火协会依据最新的技术和行业需求,每3年对《国家电气规范》进行1次修订,从而使这部美国电气安全领域最重要的文件规定严密详尽、文字严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自始至终保持标准和规范的先进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电气安全规范的制定参考前苏联《电气装置安装规程》的标准,仅强调设备的保护,缺乏“以人为本”的观念